说到巴西,不得不谈到足球。巴西队是世界杯历史上最成功的球队,看好没有之一。巴西队没有缺席一次世界杯的决赛阶段比赛,并在1958年、1962年、1970年、1994年和2002年五次夺冠,夺冠数排名世界第一。足球是巴西人文化生活的主流。对巴西人来说,足球是运动,但更是文化。每当联赛或重大国内国际比赛进行时,巴西人常常举家前往观战,整个城市万人空巷,而赛场人山人海。巴西几乎人人都是球迷,巴西人笑称“不会足球、不懂足球的人是当不上巴西总统的,也得不到高支持率”。巴西人认为,巴西足球理所当然位列世界文化遗产之林。巴西人把足球称为“大众运动”,无论是在海滩上,还是在城市的街头巷尾,都有人踢球。即使是在贫民窟,穷人家的孩子也光着脚把袜子塞满纸当球踢。
再说说闻名遐迩的桑巴舞。桑巴舞起源于非洲。“桑巴”一词据说从非洲的安哥拉第二大部族基姆本杜语中的"森巴"演变而来。“森巴”原是一种激昂的肚皮舞。顾名思义,这种舞蹈以上下抖动腹部、摇动臀部为主要特征。这是安哥拉最流行的一种舞蹈动作,后来随着贩卖黑奴活动的兴起而开始向外传播,从16世纪30年代到19世纪中叶的300多年中,葡萄牙殖民者从安哥拉和非洲其他地区向巴西贩卖黑奴1200万。在把黑奴塞进船舱运往新发现的大陆拉丁美洲的时候,白人奴隶贩子担心路途遥远,黑奴在船舱中一窝几十天,到岸时腿脚不灵便,卖不出好价钱。因此,他们就每天把拥挤在船舱中的黑奴赶到甲板上,以敲打酒桶和铁锅为伴奏,让他们跳一通森巴舞,活动筋骨。这样,殖民者本想增强黑奴这种特殊商品的竞价力的举动,就把这种流行于非洲的舞蹈无意中带到拉丁美洲。
桑巴舞最早流行于巴西的巴伊亚州首府萨尔瓦多一带,这里是葡萄牙人最早在巴西登陆殖民的地方。被贩卖到种植园里和采矿场的黑奴,在繁重的劳动之余,以跳这种家乡舞苦中作乐。他们的舞蹈也就逐渐吸收了来自欧洲的波希米亚的波尔卡舞、来自古巴的哈巴涅拉舞和巴西当地流行的马克西克歇舞的一些因素,逐渐形成桑巴舞。
20世纪初,是巴伊亚州的妇女们将这种舞蹈带到当时的巴西首都里约热内卢。1928年,巴西的第一座桑巴舞学校“让人去说闲话”在里约热内卢建立。1932年,巴西举行首次情人节桑巴舞游行观摩比赛,受到人们的欢迎和好评。从此,现代桑巴舞很快就风靡巴西全国。1934年间由于美国舞王Fred Astaire的《Flying Down to Rio》电影之故,英国流行了一种以Samba为形式的舞蹈称Carioca。1938年Carioca传至美国,巴西报纸《O Carapuceiro》的一篇文章中首度出现葡萄“Samba”一字,作者为Lopes Gama神父,意思为一种节奏、一种舞蹈。1939年的纽约万国博览会时期桑巴舞放大光彩。1941年间由一位电影舞蹈名星Carman Miranda的推广下广为流行,尤其是《The Night In Rio》这部电影。
1948年欧洲开始流行。1950年代由于一位具领导地位的英国贵族马格丽特公主的影响,更具进一步的流行开来。1956年正式地在国际上普及流行开来。
卡波耶拉(Capoeira),也叫卡迫威啦、卡波拉、卡波卫勒,香港称为巴西战舞,是一种16世纪时由巴西的非裔移民所发展出,介于艺术与武术之间的独特舞蹈。虽然其伴随音乐节奏以通常为两人一组的方式而起舞与一般舞蹈雷同,但是舞蹈动作中结合了大量侧空翻、回旋踢、倒立等武术动作,却被认为有极浓厚的战斗用途。虽然已经存在数百年,但一直到1930年代以后卡波耶拉舞才正式地被允许在民间习授流传,由于这种舞蹈起源于非洲却又融入了相当程度巴西本土原住民的文化特性,因此被认为是巴西最重要的本土文化象征与国技之一。
由于最早是以口述历史的方式代代相传,“Capoeira”这个名称的由来与舞蹈的起源,早已在时间的洪流之间遗失了。关于其命名的解释众说纷纭:一些巴西的学者认为它源自巴
当地原住民图皮人(Tupi)的语言中,农人要进行火耕时将森林用焚烧或砍伐的方式所辟出的林间空地,这可能与奴隶在逃亡时,在森林中的临时聚居地有关;在葡萄牙文中,这个字意指大型的鸡窝或其他鸟类居巢,可能是用来暗喻进行奴隶买卖时,用来囚禁货物的设施;著名的刚果学者奇亚·布恩赛奇·伏奇奥博士(Dr. K. Kia Bunseki Fu-Kiau)则认为“Capoeira”一词其实源自刚果语(Kikongo,刚果的官方语言之一)中的“Kipura/Kipula”这个字,意指拍翅、跳跃、挣扎、鞭笞——这些全都是两只公鸡在相斗时所做的攻击与回避动作,因此他认为这个字应该是泛指所有以斗鸡的技巧为基础所衍生出的打斗方式,非常符合卡波耶拉舞这种兼具舞蹈与武术用途的表演动作,因此也有人将“Capoeira”译为“巴西战舞”,或因为其技击型态多以腿部攻击为主,而称之为“巴西腿法”。
在16世纪时,葡萄牙人自西非地区大量引进了黑人奴隶到南美洲,而被运往巴西的人数就占了移入人口约42%的比重。在这些被送到巴西的人口之中,来自安哥拉、刚果与莫桑比克等地的班图族占了很重要的比例。这些非洲来的新移民将他们在家乡的宗教信仰与文化传统带到新世界,但由于拥有他们的葡萄牙主人蓄意地压制,许多活动是无法明目张胆地举行。有说法认为卡波耶拉是在这种环境下生成--奴隶们表面上是进行这种舞蹈作为信仰仪式,但暗地里却利用它来练习武艺,以求有朝一日能用来对抗奴役他们的主人。有说法认为卡波耶拉是源自这些非洲黑人们在短暂逃离他们的葡萄牙奴役者之控制时(1624年至1630年间,荷兰入侵巴西,造成许多巴西的农场或甘蔗园停摆,大量奴隶逃入邻近森林地区),在森林的藏匿处中以部落般的型态聚居,并且开始练习发展一种可以抵御葡萄牙人进攻的徒手武术。
巴西最为人所熟知的音乐类型为:巴萨诺瓦(Bossa Nova),是一种融合巴西森巴舞曲和美国酷派爵士的一种"新派爵士乐",承袭choro和samba-cancao的部分特色而又自成一格,乍听简洁轻快。巴萨诺瓦结构复杂;乐器的音阶或和弦转换的行进方式变幻莫测,往往乍听下以为可以掌握旋律的起落和节奏,和弦一转换后即捕足不及。它的旋律可以是行板(andante)或中板(moderato)速度进行。
1950年代末期Bossa Nova在巴西兴起。1959年,法国导演Marcel Camus执导的巴西电影《黑色奥菲斯》(Black Orpheus)勇夺康城电影节、奥斯卡、金球奖三项最佳外语片奖;带有Bossa Nova风格的电影主题曲《A Felicidade》和《Desafinado》风行一时,人们开始对Bossa Nova产生兴趣。1960年代美国更掀起一阵Bossa Nova风潮,最后风靡了全球,影响了70、80年代的电影配乐及流行音乐。正统的Bossa Nova节奏柔和但弹奏有力。它源于巴西的桑巴,有着一系列非洲音乐的不规则的节奏模式(Rhythempattern)使用任何各种打击乐器,如锡罐,手鼓,扭铃。Bossa Nova的先锋人物把去除了桑巴音乐中的嘈杂声和复杂性,降低了音量却仍保持其优美的音律。他们在非电声吉他中加入了独特的跳跃式的节奏,平缓的旋律与歌词(葡萄牙语或英语),常常带出一种淡淡的感觉。另一方面,源自于德彪西和拉威尔的复杂和声在许多方面解决了当时JAZZ不能解决的问题。Bossa Nova打开了一道通往另一种乐风的大门。而且最明显的是建立了一种爵士乐手均可采用的伟大的乐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