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位于里约州尼泰罗伊市的一个全日制高中校园里,当你走进校园,就会听到巴西高中生们非常礼貌地、用汉语向你打招呼,道“你好!”这所学校就是巴西第一所葡中双语中学“若阿金·戈麦斯·德索萨州立数学学校”。
巴西里约热内卢天主教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乔建珍在巴西工作了三年的时间,随着孔子学院汉语课程的完善,她也开始思考如何将自己“从娃娃抓起”的教育理念付诸实践。于是,在她的多方努力下,巴西第一所葡中双语中学于2015年2月9日在里约州尼泰罗伊市正式开学。而在谈到“从娃娃抓起”时,乔院长表示,成人以后对事物的认知比较难以改变,尤其是在面对差异如此之大的语言和文化时,更早的开始接触也会更加容易接受。“我觉得人在成年之后很难去改变他的观点。所以如果教育开始得早,对一些理念的形成,包括对语言的习得,会比较快一些。像中巴两国这种文化差异比较大的,从小孩做起,从一开始就灌输一些中国文化的理念,包括我们的文化差异,可能将来他们的思维方式会更具中巴两国的特点,更国际化一些。”
这所双语学校采用公开报名甄选的方式,已经接收了首批3个班、共计72名学生。同时,里约州教育厅从200余位报名者中招聘了20位教师教授普通高中课程,而中文教学方面的教师由河北师范大学派出。
为了让学生们更好的接触中国文化,学校在授课时有意的加入一些文化元素,并通过体育活动和音乐这些比较容易接受的方式,在寓教于乐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让巴西中学生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乔院长说:“我们会加入一些文化的东西,另外通过中国一些传统的体育活动或者是音乐和乐器,这些他们比较容易接受的方式,在边玩边学的过程中去了解,效果会比较好。所以我们把传统体育带入到教学中,比如说乒乓球、踢毽子、跳绳和棋类等,慢慢会形成一种氛围。”
杨长乾是里约热内卢天主教大学孔子学院的教师,负责教授书法,并且同时在双语学校负责汉语教学工作。在教汉语的过程中他发现这些巴西的中学生对中国的文化充满了兴趣,尤其是对中国歌曲充满了好奇和喜爱。他也在教学的过程中将几首歌教给了孩子们。“中国歌曲他们很喜欢,我就教了他们四首,包括《找朋友》《因为爱情》《生日歌》和《小苹果》。《生日歌》是在我们一位老师过生日的时候教他们唱的;《找朋友》是教材上的歌曲;《因为爱情》是一首爱情歌曲,我想带动他们的感情;《小苹果》在这边也很流行,我就教给他们了。”
高一学生蕾蒂西亚是葡中双语学校首批接收的学生之一,她很喜欢数学又对中国充满了兴趣,所以在母亲让自己选择要就读的中学时,她坚决的选择了这里。她说:“我选择这所中学并报名学习汉语是因为我觉得它是一门未来的语言,未来说汉语的人会很多,而且中国文化让我很着迷,同时这是一所在数学教育方面比较突出的学校,我也很喜欢数学,汉语又是我的最爱。”巴西大部分的中小学都是半日制的,到了中午学生就会放学回家。而这所葡中双语学校是全日制的,每天早上七点开始上课,下午五点才会放学,课业比其他大部分学校都要繁重。因为距离学校比较远,她每天都要四五点起床,晚上七点半以后才能回到家里,但她仍旧乐在其中。因为她希望争取到赴中国留学的奖学金项目。
据统计,巴西15至20岁的青少年共有2200万,其中接受中等教育的有660万,而达到高等教育水平的仅有330万。巴西政府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要保证经济稳定发展、保持低失业率,就要重视科学和工程技术领域人才的培养,加强产业创新力。双语学校巴方校长珍妮特就表示:“这个项目为我们里约州的学生们提供了一个非常有价值的机遇,因为这种和其他国家进行文化间交流的机会对他们非常重要,也会为他们打开未来多领域的大门。”
转自:CRI葡萄牙语